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2024年畢業季:新鮮人就業趨勢與企業招募策略

飛騰雙週報_2024年畢業季:新鮮人就業趨勢與企業招募策略

隨著2024年畢業季的到來,約5.6萬名應屆畢業生正積極尋找正職工作。在當前的人才市場中,新鮮人的就業趨勢和企業的招募策略都呈現出新的特點。

薪資趨勢與經濟環境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2024年新鮮人的薪資中位數為3萬5500元,較去年略有上升。這一增長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1. 持續的缺工狀況
  2. 整體經濟環境改善,預估經濟成長率達3.94%
  3. 軍公教調薪3%的連帶效應

然而,薪資已不再是吸引新鮮人的唯一因素。年輕人在選擇工作時,越來越重視其他方面的考量。新鮮人求職呈現兩極化趨勢:一部分人傾向選擇門檻較低、容易上手的工作,如行政總務;另一部分則追求高專業、高薪資的工作,如軟體開發和工程研發。

新一代求職者的價值取向

除了薪資,新一代求職者更加重視:

  • 工作環境:包括公司文化、團隊氛圍等
  • 培訓制度:完善的新人培訓和持續學習機會
  • 職涯發展:清晰的晉升路徑和長期發展前景
  • 企業形象:公司的社會責任表現,如ESG實踐、志工服務等
  • 工作內容透明度:面試時的資訊是否與實際工作相符

企業招募策略的創新

面對新鮮人的新需求,企業也在不斷創新招募策略:

  • 多元化招募渠道:除傳統的人力銀行和校園博覽會外,更多企業開始通過員工推薦、校企合作等方式吸引人才。
  • 提前佈局:一些公司採取「超前部署」策略,通過實習機會提前鎖定優秀人才,甚至為願意繼續深造的學生預留職位。
  • 體驗式招聘:特別是在餐飲、零售等服務業,讓求職者實地體驗工作內容,有助於提高求職者對工作的了解和適應度。
  • 透明化面試流程:邀請新進員工參與面試,從新人角度分享工作經驗,增加求職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 完善的培訓體系:強調公司的培訓制度和職涯發展路徑,讓新人看到長期發展前景。

留住人才的關鍵

要成功留住新鮮人,企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提供清晰的職涯藍圖:讓新人了解在公司的發展路徑和晉升機會。
  • 建立信任關係:從面試階段開始,提供真實、透明的工作資訊。
  • 重視新人培訓:制定完善的新人培訓計劃,幫助新人快速適應工作環境。
  • 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包括硬體設施和團隊氛圍。
  • 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展現公司對社會和環境的貢獻,滿足年輕人的價值追求。

 

2024年的畢業季反映出新一代求職者的價值觀和期望正在發生變化。企業要吸引和留住優秀的年輕人才,不僅要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更要重視工作環境、培訓體系、職業發展前景以及企業社會責任。只有真正理解並滿足新鮮人的多元需求,企業才能在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的人才發展戰略。

《 文章參考:2024-08-06  畢業季來了!這 5 類工作最受歡迎,新鮮人求職最看重什麼? │ 經理人 》

----------------------------------------------------------------------------

團隊評估與員工輔導:提升組織效能的關鍵策略

飛騰雙週報_團隊評估與員工輔導:提升組織效能的關鍵策略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定期進行團隊評估和適時處理表現不佳的員工,是提升組織效能的關鍵策略。企業探討如何有效進行團隊評估,以及在面對表現不佳的員工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系統化的團隊評估流程

為了避免拖延處理表現不佳員工的問題,導致情況惡化,建議每年至少進行兩次系統化的團隊評估。這個過程包括四個關鍵步驟:

客觀分級:

使用A、B、C等級對團隊成員進行評估。

  • A級:有九成機率達到前10%的頂尖表現。
  • B級:有潛力成為A級,或現有職位不需要A級人才。
  • C級:經常不符合期望或在關鍵領域表現不佳。

評估時要盡量客觀,避免因人際關係而影響判斷。

直覺評估:

想像B級或C級員工辭職的情景。評估自己的情感反應:是鬆了一口氣,還是感到失落?

未來展望:

描繪三年後的組織圖。評估每位員工在未來願景中的角色。

價值衡量:

思考是否願意以現有薪資的125%重新聘用每位員工。

這個評估過程不僅有助於識別需要培養的人才,也能發現需要輔導的員工。

輔導還是請他走?

面對表現不佳的員工,關鍵在於判斷他們是否有改進的潛力。以下幾點可以幫助做出決定:

明確定義期望的行為改變:

不要籠統地要求「大幅提升」,而要具體列出期望的行為變化。

區分問題類型:

  • 知識類:如不了解最新法規。
  • 技能類:如財務建模能力不足。
  • 特質類:如無法與他人合作。

知識和技能通常可以通過培訓改善,但特質類問題較難改變。

評估員工的改進意願:

  • 是否承認並為問題負責?
  • 是否主動提出解決方案?
  • 是否表現出真誠的悔改之意?
  • 是否願意為解決問題做出妥協?
  • 其基本價值觀是否與組織一致?

 

深入溝通:

與員工進行開放式對話,仔細聆聽他們的想法。這個階段的目的是收集資訊,而非說服或輔導。

區分單一事件與行為模式:

評估問題行為是否為一次性事件,還是反映了固有的行為模式。如果是單一事件,可能更適合給予協助而非懲罰。

實施策略

基於以上評估,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對於有潛力改進的員工:

  • 制定具體的改進計劃。
  • 提供必要的培訓和資源。
  • 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時間表。
  • 定期跟進和評估進展。

 

對於難以改進的員工:

考慮調整其職位或職責。
如果無法調整,可能需要考慮終止雇傭關係。

建立持續性的績效管理系統:

定期進行反饋和評估。
鼓勵員工自我反思和改進。

培養開放和透明的組織文化:

鼓勵坦誠的溝通。
營造支持性的工作環境,使員工願意承認錯誤並尋求幫助。

 

有效的團隊評估和員工輔導是組織成功的關鍵。通過系統化的評估流程,管理者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適當的措施。對於表現不佳的員工,重要的是要區分是否有改進的潛力和意願。通過客觀評估和深入溝通,管理者可以做出最有利於組織和個人的決定。記住,目標不僅是解決當前的問題,更是要建立一個能持續提升效能的組織文化。

《 文章參考:2024-08-08  進行團隊評估的 4 步驟:如何評估員工表現不佳?這時該輔導還是請他走? │ 經理人 》

----------------------------------------------------------------------------









【澄清稿】退休與資遣係不同制度,如勞資雙方未能協商延後退休年齡,應回到現行規定,退休不會變成資遣

飛騰雙週報_【澄清稿】退休與資遣係不同制度,如勞資雙方未能協商延後退休年齡,應回到現行規定,退休不會變成資遣

針對報載「勞動基準法第54條修正施行後,勞雇雙方如協商不成,勞工想退休、但雇主不願意放人,勞工能用自請退休的方式辦理;反之,若是雇主想讓勞工退休、不過勞工不願意,則雇主必須以資遣的方式辦理」,勞動部澄清,退休與資遣係不同制度,本次《勞動基準法》第54條修正,係將勞資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明文列為法律,一方面可以讓資方鼓勵高齡勞工續留職場,另一方面亦能讓有意願繼續留在職場的高齡勞工能有與資方協商的權益。至如勞資雙方未能協商合意延後退休年齡時,應依原屆齡退休規定辦理。

 

勞動部說明,本次《勞動基準法》第54條修正增列「強制退休之年齡,得由勞雇雙方協商延後之」,係明定勞雇雙方可依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及人力需求等,協商約定優於《勞動基準法》之退休年齡。舉例而言,勞雇雙方已協商將退休年齡延後至67歲,則勞工即可繼續工作至67歲;如果勞雇雙方協商不成立,則應回到現行規定,退休不會變成資遣。

 

勞動部提醒,依《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第12條規定,「雇主對求職或受僱之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不得以年齡為由予以差別待遇。」所謂差別待遇,包括「薪資之給付或各項福利措施」等事項。因此,如勞雇雙方已依《勞動基準法》第54條規定,經協商同意延後勞工之退休年齡後,雇主除有正當理由外,不得對逾65歲繼續工作之勞工有降低薪資給付及其他勞動條件等不利對待,否則,地方勞動主管機關依法論處雇主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布其姓名或名稱、負責人姓名。

----------------------------------------------------------------------------

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系統比較】打卡新時代:飛騰雲端讓你不再為考勤困擾

專欄文章_靈活、安全、高效率:飛騰雲端系統的優勢解析

打卡控管不僅影響到公司的管理效率,還會影響員工的工作體驗。飛騰雲端作為HR系統廠商的領導品牌,提供多樣化且靈活的打卡解決方案,全面滿足企業需求。

對於打卡,企業普遍會遇到哪些狀況?

  • 設備無法串接系統:打卡設備如果無法有效串接,會導致數據無法自動更新和同步。
  • 代打卡問題:員工請同事代為打卡,使企業無法了解員工的實際出勤情況,影響考勤管理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 異地打卡需求:對於經常出差或在外辦公的員工,企業需要提供方便的異地打卡方式,以確保能夠準確記錄這些員工的出勤情況。
  • 數據分析困難:傳統打卡方式難以自動收集和整合數據,使企業在數據分析時面臨困難,無法及時發現出勤問題並有效管理。


飛騰雲端與他牌人資系統打卡功能比較

1. 支援實體卡鐘多種刷卡資料格式匯入
飛騰雲端HRM系統可以因應不同辦公據點,並行支援不同類別卡鐘的多種格式資料匯入,包括txtExcel,減少人工作業時間。飛騰雲端在多種刷卡資料格式的支援上顯得尤為靈活,非常適合多據點運營的企業。相比之下,他牌系統僅支援txt格式的資料匯入。

2. 支援SQL資料庫自動對接刷卡資料
若企業自建主機,飛騰雲端HRM系統可支援SQL資料庫自動對接,實現數據的無縫整合。而他牌系統則無法支援此部分,在資料整合上不及飛騰雲端。

3. 自動提醒員工上 下班打卡
飛騰雲端HRM系統不僅支援手機App推播提醒員工上 / 下班打卡,還確保提醒的即時性和便利性;他牌系統可能也具備自動提醒功能,但在推播提醒的易用性和整合度方面,飛騰雲端HRM系統明顯更具優勢,讓考勤管理更加輕鬆、高效。

4. Web打卡IP位置控管
飛騰雲端HRM系統和他牌系統都能支援Web打卡IP位置控管,此類型的方式可以讓員工在指定地點範圍內打卡。

5. App打卡GPS位置範圍控管
飛騰雲端HRM系統與他牌系統可以使用App打卡的GPS限定範圍控管,確保打卡行為的真實性。

6. 手機App打卡支援離線打卡
部分企業工作環境位於地下室或是不方便啟用網路,飛騰雲端HRM系統可支援離線打卡,先記錄人員在無網路環境下的打卡紀錄,待人員回到有網路的環境再回傳至系統;而他牌系統無法支援離線打卡。

7. 手機App打卡防止代打卡
飛騰雲端HRM系統可限制員工只能用同一台手機登入App,有效防止代打卡行為;他牌系統雖然也支援此功能,但控管上沒有飛騰雲端的靈活度高。

8. Beacon打卡,精準位置控制
飛騰雲端HRM系統將手機APP結合藍牙Beacon技術,可精準控制員工打卡位置。例如,公司位於10樓,員工須在10樓且進入大門範圍內才能打卡,確保打卡位置精確。而他牌系統無法支援此功能。

飛騰雲端HRM系統在員工打卡方面有強大的靈活性,從多格式資料匯入、系統數據串接,到精準的位置控制和防止代打卡方案,均顯現在HRM系統的領先地位。選擇飛騰雲端,將為企業帶來更高效、更可靠的考勤管理體驗。

讓打卡管理更容易,立刻進行業務諮詢:https://scshrmkt.pse.is/5xgv9h



2024年8月2日 星期五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淺談員工公開爆料雇主之界線

飛騰雙週報_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淺談員工公開爆料雇主之界線

壹、前言

現今社會通訊傳播科技蓬勃發展,社群軟體不斷推陳出新,傳播媒體型態亦日新月異(除電視新聞等傳統媒體外,尚出現諸如Youtube及其他社群平台直播等自媒體型態)。故員工於提供勞務過程之經驗、所見所聞或奇聞軼事,更容易透過前開科技管道分享與社會大眾;然而雇主未必樂見於此,倘若員工客觀地分享工作經驗、勞動條件或公司制度,有助就業市場透明化,自屬有利公共事務而應被鼓勵之言論,但實務上較常見者輒為,員工(不論在職或離職)因為不認同雇主之經營管理,上網大吐苦水甚至指摘具體情事爆料,此際,縱使員工指摘之事並非真實,於網路資訊之快速流通下,恐於雇主不及澄清前,即已造成商譽受損影響經營,此厥為資訊社會下,公司人事管理上不可忽視之現代挑戰之一。

 

貳、員工爆料言論可罰性之司法實務概況

承前言所述情形,人資夥伴或許想發問,針對此類「不實」具體指摘,雇主是否得向該員工(尤其是離職員工更為常見)提起「刑法誹謗罪告訴」或「民事侵害名譽損害賠償」以為反制?誠然,倘員工指摘之內容足以毀損雇主名譽,確實有構成刑法第310條誹謗罪及民事侵權行為之可能性;然而,該指控是否「不實」而應受罰,仍須視個案有無「真實性抗辯」之阻卻違法事由存在,即同條第3項前段所稱:「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前開不罰之規定,於民事上亦然,民事侵權案件中亦會採為審酌之標準。以下分別摘錄成立與不成立「真實性抗辯」之法院見解各一則以說明其具體判準:

 

一、本件案情略為,某補習班離職員工於「雅虎奇摩知識」網站上匿名發文指控該補習班有「刊登不實廣告」、「打學生」、「威脅禁止學生去其他補習班」等具體情事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2年度上易字第392號刑事判決:

「…是縱○○○所述其與○○○及○○○均遭告訴人打過,及證人○○○所述其有見過告訴人打學生等語屬實,亦不能謂「全部學生」都被告訴人打過,則被告所稱家長向其稱「〈我兒子等全部同學都被打過〉」這句話,衡情亦顯有「誇大」不實之處,其未經合理查證,即予任意轉載指摘,自有未洽。況被告並無法提出證據資料以交代該語係傳述自何處,復以第一人稱「我」來顯示文章內容,亦無相當理由足以讓人確信其所為言論即指摘之事項為真實。…承上各情,被告係利用網路傳播之方式,指摘上開各項內容,其傳播方式之散布力較為強大,依一般社會經驗,其在發表該言論之前,理應經過善意篩選,並有較高之查證義務,始能謂其於發表言論之時並非「惡意」。然依被告所能提出之「證據資料」觀之,並無法證明有「相當理由」確信其所為言論即指摘之事項為真實,其未經合理查證,而仍予杜撰或誇大事實,任意指摘有關他人負面評價之言論,難謂主觀上無「惡意」。被告主觀上既係出於「惡意」,即無所謂「基於『善意』而對於可受公評之事所為適當之評論」可言,自難適用阻卻違法之規定。」

二、本件案情略為,某便當店員工於離職當日將其過去拍攝之廚房照片,透過另一離職員工張貼於「爆料公社」,指控該便當店販賣隔夜剩菜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42號民事判決:

「…本件被告○○○既提出系爭照片為證,且參以原告及證人○○○之陳述綜合觀之,堪認○○○所述,並非空言,如前所述;再者,○○○稱其因不願依原告指示重複使用剩菜而遭原告扣薪乙情,亦有其提出106年10月份在系爭便當店工作之薪資袋影本為證,該薪資袋上亦確實記載「菜×2盤600」,而有扣薪600元之事實,益徵○○○所述非全然無稽,故依系爭照片、薪資袋影本及刑事一審卷證綜合觀之,足認被告確已經合理查證,而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等所述為真實,且系爭貼文及照片均為善意發表,亦係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難謂係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尚難令被告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參、真實性抗辯之內涵與其變遷

由上開二則判決可知,「真實性抗辯」所稱之言論真實性並非要求絕對真實,而係要求表意人應有「相當理由確信其言論為真實」,職是,縱使言論與事實略有出入,如表意人已提出相關佐證而具備相當理由相信言論為真(例如前開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42號民事判決),而非泛泛空言(例如前開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2年度上易字第392號刑事判決),該言論即可適用真實性抗辯而不罰。此為司法院大法官為調和言論自由與名譽權之衝突,於民國89年以釋字第509號解釋所創設之判準。

 

司法院釋字第509號解釋主文節文:

「…至刑法同條(按:刑法第310條)第三項前段以對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係針對言論內容與事實相符者之保障,並藉以限定刑罰權之範圍,非謂指摘或傳述誹謗事項之行為人,必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真實,始能免於刑責。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真實,但依其所提證據資料,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責相繩。」

 

然而,時隔20餘年,如今社會資訊流通度今非昔比,個人言論之影響力無遠弗屆,甚至會於網路上留存許久,造成難以挽回之損害,準此,憲法法庭(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改制為憲法法庭)於112年做出憲判字第8號憲法法庭判決補充釋字第509號解釋之意旨。

 

112年憲判字第8號憲法法庭判決主文節文:

「刑法第310條第3項規定:『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所誹謗之事涉及公共利益,亦即非屬上開但書所定之情形,表意人雖無法證明其言論為真實,惟如其於言論發表前確經合理查證程序,依所取得之證據資料,客觀上可合理相信其言論內容為真實者,即屬合於上開規定所定不罰之要件。即使表意人於合理查證程序所取得之證據資料實非真正,如表意人就該不實證據資料之引用,並未有明知或重大輕率之惡意情事者,仍應屬不罰之情形。…」

 

由是可知,對於誹謗言論如要主張「真實性抗辯」,相較過往僅需「有相當理由確信言論為真」,如今尚「應盡合理查證程序」之義務,始能謂客觀上合理相信言論為真,此觀以下最高法院判決自明。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4871號刑事判決:

「…如表意人就其涉及公共利益之誹謗言論,事前未經合理查證,包括完全未經查證、查證程度明顯不足,以及查證所得證據資料,客觀上尚不足據以合理相信言論所涉事實應為真實等情形,或表意人係因明知或重大輕率之惡意,而引用不實證據資料為其誹謗言論之基礎者,即不得享有前述不予處罰之利益。亦即為調和言論自由與名譽保護之基本權利衝突,於刑法誹謗罪之成立,以「客觀上合理相信真實」及「合理查證」,作為侵害名譽之阻卻違法事由。…」

 

肆、宇恒叮嚀(代結論)

綜上所述,員工藉由公開指摘具體情事之方式評論雇主(倘涉及營業秘密為另一議題),實屬其言論自由之範疇,然而因事涉雇主之名譽權,兩相權衡下,司法實務爰要求表意人應踐行合理查證之程序,且查證乙事已非單純公民素養,而係法律要求之義務;此外,事前查證程序應達到如何之周密、嚴謹程度,始能謂已盡該義務,端視爆料目的(單純抱怨、惡意攻訐雇主、抑或揭弊吹哨等)涉及之公共利益、爆料之散布力與影響力等等而定,個案上容有相當大之差異空間,故勞工朋友切莫自認已盡查證義務而有恃無恐地暢所欲言,於涉訟時仍應諮詢專業人士以正確評估訴訟風險。與此相對,雇主如查獲此類疑似不實之言論,欲以民、刑事訴訟之霹靂手段維護清譽前,建議仍先以直接或間接之方式向該員工確認其發文之依據,並諮詢專業人士,審慎決定是否提起訴訟,以免員工於訴訟上成功主張「真實性抗辯」獲不罰之結果後,闢謠不成反有遭員工誣指「法院認證XX」之虞,不可不慎。

----------------------------------------------------------------------------

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打造高效能團隊的關鍵

飛騰雙週報_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打造高效能團隊的關鍵

現代職場中,「心理安全感」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這個概念最初由美國組織行為學家艾美.艾德蒙森於1999年提出,指的是「團隊成員確信自己能夠自在發言,而不會遭到拒絕或懲罰的心理狀態」。隨著企業逐漸認識到心理安全感對團隊效能和創新的重要性,如何在職場中營造這樣的氛圍成為了許多管理者面臨的挑戰。

 

然而,儘管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廣為人知,許多職場人士仍然感到難以在主管面前坦然表達不同意見,即使他們擁有出色的工作表現和能力。這種現象反映出,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建立心理安全感並非易事,需要管理者和團隊成員共同努力。

 

要打造一個充滿心理安全感的職場,管理者的角色至關重要。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在聆聽部屬意見時,避免使用帶有否定意味的接續詞,如「不過」、「可是」、「然而」等。這些看似無害的詞語,實際上可能對部屬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當部屬鼓起勇氣表達意見時,他們是基於對主管和團隊的信任。如果主管立即用否定性的語言回應,不僅會打擊部屬的積極性,還可能損害已建立的信任關係。長此以往,部屬可能會認為表達意見毫無意義,逐漸變得畏縮、失去自信,最終選擇沉默。

 

相反,即使部屬的意見乍聽之下似乎不太合理,主管也應該先表示接納,使用「原來如此」或「這樣嗎?」等中性詞語回應。隨後,可以進一步詢問部屬提出這個想法的原因,例如「為何你會這麼想呢?」或「能否詳細解釋一下你的看法?」這種做法不僅能夠讓主管更深入地理解部屬的思考過程,有時還可能激發出新的視角和創意。

 

當個人的存在和想法得到認可時,他們才會真正信任周圍的人,進而使工作場所成為一個充滿心理安全感的環境。主管表現出願意傾聽和理解的態度,能夠讓部屬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被肯定。

 

儘管引導部屬朝正確方向發展是主管的職責之一,但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句無心的否定言論可能會破壞精心營造的良好氛圍。因此,習慣使用「不過」、「可是」等詞語開頭的人,應該努力改正這個習慣。對部屬而言,主管的影響力往往超乎想像,一個看似無害的評論可能會讓部屬感到自己的存在被否定。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在建立心理安全感的過程中,主管應該避免過度強調「我那個年代」的經驗。不同世代之間確實存在思維差異,但沉溺於過去的工作方式可能會阻礙團隊的進步和創新。相反,主管應該努力理解和適應當前的職場文化,創造一個能夠有效推進工作的環境。

 

總的來說,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管理者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行為。通過創造一個開放、包容的氛圍,鼓勵團隊成員自由表達想法,主管可以激發團隊的創造力和生產力。當部屬感受到自己的聲音被重視,他們更有可能為團隊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努力。

 

隨著心理安全感的提升,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和合作也會增強,這反過來又會進一步提高整個團隊的效能。因此,投資於建立心理安全感不僅能改善職場氛圍,還能為組織帶來實質的效益。主管們應該將此視為一項長期策略,持續努力創造一個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潛力的工作環境。

《 文章參考:2024-07-30  下屬都不出聲,很可能是因為你常把「這些詞」當口頭禪 │商周 》

----------------------------------------------------------------------------

7/26大罷免投票日:勞工出勤應加給!雇主義務詳解

Designed by Freepik 勞工薪資計算 在選舉日也須依法處理 中央選舉委員會正式宣布,大罷免案第三階段投票將於7月26日舉行。面對這個重要的民主活動參與日,勞動部特別針對投票當日的勞工出勤問題發出詳細說明,強調 雇主若要求勞工在投票日工作,必須提供額外的工資補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