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 星期四

人力資源主管需注意:招募過程中的法律潛藏風險及應對策略

飛騰雙週報_人資主管注意:招募過程中的法律陷阱與應對之道

近日,一則咖啡廳面試爭議引發了社會的關注,突顯了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專家提醒,雇主在面試求職者時需格外謹慎,以免觸犯相關法規,面臨高額罰款。

根據《就業服務法》和《性別工作平等法》,雇主在招聘過程中不得因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狀況、容貌、身心障礙等因素歧視求職者。這意味著,面試官不應詢問求職者的婚姻狀況、星座、性傾向等敏感信息。即使求職者主動提供這些信息,面試官也應避免深入討論,以防日後被指控歧視。

此外,雇主不得要求求職者提供與工作無直接關聯的隱私資料,包括個人信用紀錄、犯罪紀錄、病歷資料等。近來流行的MBTI測驗結果也可能被視為心理資訊,屬於隱私範疇。除非特定職位(如金融業、保全、教育業等)有法規要求,否則雇主不應要求提供良民證。違反這些規定可能導致6萬至30萬元不等的罰款。

在招聘廣告方面,《就業服務法》要求雇主不得發布不實廣告。這包括使用知名母公司名義招聘子公司職位,或在廣告中誤導職位性質。違者可能面臨30萬至150萬元的罰款。

另一個常見的違法行為是"公司先挑人,再找派遣公司簽約"。《勞動基準法》明確禁止公司在派遣單位與勞工簽約前面試該勞工。違反此規定不僅會面臨9萬至45萬元的罰款,還可能被要求直接與員工建立勞動契約關係。

面對這些法律限制,雇主應確保面試問題與職務需求直接相關。專家建議,若發現求職者在重要事項上欺騙,導致錯誤聘用並造成損失,雇主可依《勞動基準法》立即終止勞動契約。了解並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對企業至關重要,能保護公司利益,同時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吸引優秀人才。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企業的法律宣導和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合規的招聘制度。求職者也應了解自己的權益,在面對不當或違法的面試問題時,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並適時尋求法律援助。

隨著社會對平等就業機會的重視不斷提升,相關法律法規可能會進一步完善和細化。企業應保持警惕,及時更新招聘策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法律環境,實現雇主與員工的雙贏局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7/26大罷免投票日:勞工出勤應加給!雇主義務詳解

Designed by Freepik 勞工薪資計算 在選舉日也須依法處理 中央選舉委員會正式宣布,大罷免案第三階段投票將於7月26日舉行。面對這個重要的民主活動參與日,勞動部特別針對投票當日的勞工出勤問題發出詳細說明,強調 雇主若要求勞工在投票日工作,必須提供額外的工資補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