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日月潭雲品酒店宣布試行周休三日制,引發社會各界對工作時間安排的熱烈討論。勞動部、人力銀行及學者專家紛紛就此議題發表看法,探討周休三日的可行性及其對勞動市場的潛在影響。
勞動部5日表示,在現行《勞動基準法》的工時規定下,企業可以透過2週或4週的彈性工時制度,在職務適合且不缺工的情況下,經由勞資協商後實施周休三日。這種做法可以讓企業集中或減少工作時間,達成周休三日的目標。勞動部強調,各行各業都可以自行推動周休三日,但由於產業樣態不同,目前並不考慮在《勞基法》中強制推行或進一步縮短每週工時。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主要國家目前也尚未普遍實施周休三日制。
然而,104人力銀行的數據顯示,目前勞動市場上標榜「周休三日」的職缺仍屬少數,僅占全站職缺不到1%。這些職缺多集中在業務、銷售顧問或遠端工作等領域,其工作性質往往以業績或專案為導向,較不受固定工作日數的限制。
104人力銀行指出,在當前大缺工的情況下,特別是民生消費和觀光旅遊等產業,雲品酒店推出周休三日制是一項罕見且大膽的舉措。這種做法主要著眼於「雇主品牌」的經營,試圖從企業經營的根本出發,與員工建立更深厚的連結。
對此,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提出了更深入的分析。他指出,評估周休三日制的實際效果,需要仔細審視其具體內容。如果每週工時仍維持40小時,只是將其集中在四天內完成,實際上並未減少工時。這種情況下,雖然員工享有三天休假,但雇主可能因此減少支付加班費,且休假是否連續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辛炳隆認為,雲品酒店作為旅宿業,具有明顯的尖峰和離峰期,採用周休三日制可能是為了在尖峰時段集中人力,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率。
關於周休三日能否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辛炳隆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加薪仍然是最直接有效的留才工具。在無法提高薪資的情況下,雇主才會考慮推行彈性工時等措施來吸引人才。他還指出,相較於「工時未真正縮短」的周休三日,每週提供一天在家工作的安排可能更具吸引力。
這場關於工作時間安排的討論,反映了當前勞動市場面臨的挑戰和變革。一方面,企業在人才短缺的壓力下尋求創新的留才策略;另一方面,勞工對工作生活平衡的需求日益增長。如何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平衡企業效率和員工福祉,將是未來勞資雙方需要共同探索的課題。
》更多相關文章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